欢迎来到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在时间是:
研究生教育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襄阳市襄州区开展研究生实习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调研

来源: 编辑:王秋实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5日

9月12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实习启动仪式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在襄阳市田家炳中学科技楼一楼会议室举行。华中农业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程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三宝、副院长胡丰顺,学院教授李凤兰、李恺,实习工作组组长李厚刚、带队教师王娟及7名思政专业实习生,襄州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支部书记、主任姚通红,田家炳中学校长梁景刚、思政教研组长晏丽及政治组实习指导教师等共同出席会议。会议由田家炳中学副校长布中保主持。

会议伊始,姚通红代表襄州区教育局、襄州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致辞。他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实习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2025年襄州区教育系统以“营造风正劲足教育生态”为目标,全力提升教育质量,充分践行“五育并举”育人目标。同时,襄州区正推进“双百大思政工程”,通过开发地方教材、创设“行走思政课”、组织红色研学等举措,深化大中小学德育共同体建设。姚通红表示,期待与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合作,借助高校优质资源,推动区域思政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研讨会现场(向晓悦 摄)

梁景刚详细介绍了田家炳中学的发展历程与办学成效。该校自1996年建校以来,历经“艰难起步、完善发展、特色突破、多元提升”四个阶段,并在2025年高考中创下六项历史佳绩。梁景刚还提及,学校计划在校内打造“农耕田园”实践基地,希望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融合传统农耕与现代科技,丰富思政教育载体。晏丽组长代表学校政治组介绍实习工作安排,并表示学校将为实习生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随后,王娟对襄州区教育局、襄州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及田家炳中学的支持表示感谢。她回顾双方过往合作成果,并介绍了2024级7名实习生的基本情况。她强调,学院已开展实习动员与纪律培训,希望学校继续严格要求、悉心指导,并期待双方以实习为纽带,在耕读教育、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习生代表李文杰发言时,分享了与“田家炳中学”跨越8年的缘分。他承诺,全体实习生将以求知心虚心向指导老师学习,秉持“多看、多听、多做、多思”的态度提升自我;以赤子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个性差异,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敬畏心备好每一堂课,结合学生实际钻研教材,全身心投入教学,践行教育初心。

刘三宝在会上分享了参会感受并提出合作期望。一是办学有特色,田家炳中学建校近30年,历经多阶段发展形成多元办学模式,且与华中农业大学渊源深厚,合作基础坚实;二是育人有成效,学校2025年高考创下六项历史佳绩,在人才培养上成果显著,展现出强劲的育人能力;三是合作有机制,双方构建了完善的合作体系,田家炳中学提出的“四合一”实习要求,能通过观课授课、思政活动、学生交流等载体,切实提升实习生实践能力;四是思政有亮点,学校依托红色资源推进思政教学,还计划打造农耕实践基地,且双方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上已有扎实积累,未来可进一步发挥高校学科、师资优势与中学实践特色,深化合作产出更多成果。

程华东在发言中强调,教育事业是充满责任与爱的事业,推进过程虽有困难,但教育人应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多年来,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联盟从起步到规范再到出成果,2024年成效显著,襄州区教育系统在全省乃至全国不断发声,倍受好评。他谈到,襄州区“双百大思政工程”是宝贵经验,值得借鉴。针对田家炳中学打造“农耕田园”基地的需求,他会邀请专家实地察看、精心规划,助力基地建设。他希望实习生们关注“田中”文化,在实习中提技能、悟教育,感谢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细心指导。

9月12日下午,程华东、刘三宝一行在姚通红陪同下,参观了程河镇中心学校的柳编劳动课程展示,现场观看学生编织“非遗”柳编工艺品的实践教学场景,并实地考察了邓岗村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柳编览馆及杞柳种植基地,就柳编文化进一步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展开讨论、提出建议。调研活动结束后,程华东、刘三宝、胡丰顺及李厚刚四人看望在襄阳书院上课的六位教师,并表达了对他们的关心。

参观程河镇邓岗村柳编展览馆(向晓悦 摄)

据悉,此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已安排4名202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于9月8日在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学校启动实习。此次赴田家炳中学的实习是学院深化思政专业实践教学、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未来,双方将持续加强交流合作,为培养优秀研究生,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贡献力量。

文字:刘艺娜、向晓悦

图片:向晓悦

审核:李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