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在时间是:
精读精讲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荆楚网·精读精讲⑤】奋力谱写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华章

来源: 编辑:王秋实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2日

精读精讲.jpg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专章行文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有机结合点,是全面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导和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发挥基础支撑和龙头引领的战略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原则,给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坚持优先发展,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引领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我国要在2035年迈入教育强国之列,这个安排早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约15年,充分体现了教育现代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上的先行引领作用。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57.8%,每年向社会输送千余万高级人才;高校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为国家原始创新的主要贡献者。但也应看到,受人口规模巨大的影响,无论是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量、毛入学率,还是高等教育投入的GDP占比、生均高等教育经费,抑或是高校科研经费、原始创新成果,等等,中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有巨大差距。要发挥高等教育在建设现代化强国中的龙头作用,还必须进一步加强经费、政策和制度投入,确保其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将中国巨大的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以教育强国支撑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引领现代化强国建设。

坚持均衡发展,以高等教育的普惠公平促进共同富裕。教育公平是公平的重要基础,“公平和可持续地享有高等教育”是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提出的高等教育六大变革方向之一。消除绝对贫困之后,国家贫困治理重点从生存性贫困转向发展性贫困,教育机会不均等和教育质量不平衡是影响个体发展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伴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群众对公平享有高质量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且发展不均衡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人民追逐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激烈竞争,最后都归结为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追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教育事业发展根本宗旨,发展全纳、公平、有质量的高等教育,提升国民的发展能力,使之在初次分配(而非再分配和三次分配)中实现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路径。

坚持协同发展,强化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高等教育整体职能。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持续推进,各行各业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要求高校坚持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整体部署中,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既要强化基础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又要坚持问题导向,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强化服务社会的职能,通过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产业发展精准对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校必须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五方面资源和工作,形成协作体优势;任何顾此失彼,或割裂五大职能的观念和做法都不利于高等教育整体功能的实现。

坚持全面发展,以人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和人均教育经费的增长并不必然转换为经济社会的增长,人的发展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人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早已论述了人的发展是一个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历史过程。高等教育改革要促进人的高质量全面发展,增进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方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形成更高水平开放的高等教育开放新格局。高等教育落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就是要发展高水平开放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中国高等教育既要符合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愿景,也要遵循全球大学评价通用指标,更要在全球竞争中呈现出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理念、体系、质量和水平。高校是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平台和窗口,其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切实增强中国学术、教育的国际话语权,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增进科技合作和协同创新,促进中国文化传播和中外文化融合,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标准,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谋求更大贡献的舞台。


作者:陈晓琳(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分中心研究员、博士)

责编:王舒娴

来源:荆楚网 http://m.cnhubei.com/dhgd/p/15309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