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在时间是:
学习党的二十大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荆楚网·精读精讲⑱】走好三步提升调查研究质效

来源: 编辑:王秋实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05日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涉农高校承载着强农兴农的重要使命,肩负着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重任。涉农高校的师生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排头兵,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应该更深入田间地头“自找苦吃”,大力发扬调查研究之风,走好三步提升调查研究质效。

调查研究要“走心”,以“真”立意。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也是找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涉农高校师生应以一颗“真”心愿调研、能调研,以高度的责任心来对待调查研究工作。一方面,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是涉农高校师生们的学科专业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中强调:“只有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会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涉农高校的师生们只有调查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问题,才能听真话,察实情,做出真正有用有益“三农”的选题和方案,这是专业的要求,也是衡量自身科研能力、明确自身科研水平的标准。另一方面,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是涉农高校师生们的责任与义务。涉农高校作为特色教育平台,拥有传承耕读文化、践行新时代耕读教育理念的场域优势,肩负着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与担当。涉农高校的师生们应该以高度的学科自信和自觉,充分运用好调查研究方法,将调查研究的“准心”瞄准于未来农业发展现代化的靶心,将论文写在中国的大地上,真正实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为我所用、为大局所用。

调查研究要“走全”,以“智”行文。调查研究是一项讲方法的科学。涉农高校的师生在调查研究前应做好相关方法论的研习工作,结合选题的方向和结果预设的导向选取恰当的策略。既要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地选取最适合的方法,也要能打“组合拳”,结合多样调研方法,实现高质量的调研结果。其次,要注重调研广度,扩宽受众范围,做到调研对象不遗漏、不重复。调查研究要贯彻群众路线,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带动调研对象共同参与。最后,师生群体在调研过程中也应具备创新思维,在学习传统调研方法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结合新形势新情况创新调查研究方法,实现调研工作综合性、系统性、灵活性地完成。同时也应广通人脉,统筹校内外资源,为学校开展高质量调研提供有价值可借鉴可执行的政策建议。

调查研究要“走深”,以“效”落实。实效是检验调查研究的根本标准,调查研究是一项客观严肃的工作,各个步骤都应重严谨、求实效。在调查研究过程前要有“深”入思考的问题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谈谈调查研究》中指出:“要尽力掌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只有揣着问题去,调研才会有方向、有重点,杜绝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敷衍打卡式调研。”这需要涉农高校师生们在前期方案撰写中就要对相关问题有根本性、统领性的把握,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及时留意和总结,在调研开展前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暂定的解决方案,心中有数才能办事有方。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要有“深”刻践行反思后的行动力。一方面不仅要走马看花,更要下马看花。涉农高校的师生们应当相互协作,扎实解决存在的具体实际问题,不偷懒、不糊弄,把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过程做好记录,以便进行复盘与反思。另一方面在面对“乱花迷眼”时应该沉着冷静,对于出现的典型性问题进行“解剖麻雀”式分析,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敢啃硬骨头,致力于重要问题的针对性解决。在调查研究后要建立好“深”远的情况督查机制,防患于未然。涉农师生们要合理进行人力分配,将相关问题落到实处。对一些短期就能解决的问题立行立做、马上就办;对于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持续推进的,要明确目标,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并要定期回访,做到跟踪问效,力求最合理最良好的调研效果。

作者:冯艺朵(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指导老师:丁玲(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王舒娴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http://focus.cnhubei.com/dhgd/p/15931064.html?spm=0.0.0.0.LwtH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