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在时间是:
学习党的二十大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荆楚网·精读精讲⑮】书写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时代新篇

来源: 编辑:王秋实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3日

c067719e588ca4ace14237394d2c31ae.jpg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式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逐步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土地问题、粮食问题、贫困问题和农业结构调整等系列世界性“三农”难题的解决,成绩斐然,举世瞩目,谱写了一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精彩华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两条途径”开启初步探索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就明确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主要从变革生产关系和提高生产力两条途径展开了实践探索。

一方面,通过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人类历史上一种新型的农民土地集体所有制,有效地化解了土地分配不公及由此导致的周期性社会崩溃的千年历史难题,为我国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优越的制度基石。集体农业生产方式虽然存在缺陷,但是对保障我国工业化原始积累的来源发挥了显著作用,对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以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电气化”作为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主要方向,大力发展农机工业,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带领全国农民在艰苦条件下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化肥生产和施用,快速推动建立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体系。到1979年我国农机总动力保有量已经达到1.36亿千瓦,农田灌溉面积增至7亿亩,化肥施用量达到1086.3万吨,并完整地建构起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大体系。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条件的显著改善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迈开了坚实的一步。此外,在全国范围坚持推行扫盲运动、合作医疗、“赤脚医生”、五保供养制度等系列农村公共政策也彰显了我党人民中心的价值理念,切实地从多层面促进了农村农民现代化。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个阶段”推进全面转型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并且全党形成了“分阶段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共识。这一时期,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呈现“三段式”稳步推进的特征。

第一阶段(1978-1984),中国共产党以制度创新和价格政策调整为核心,建立了被誉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加大了农产品价格激励,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历史性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发展的粮食短缺问题,并成倍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第二阶段(1985-2001),以推动市场化改革和农业产业化为导向,以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运行机制、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机制和宏观政策调控机制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科教兴农为依托,强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经营向市场化现代化体制转型,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和竞争力。但是,市场化改革与农村税费负担也催生了较为严重的“三农问题”。

第三阶段(2002-2012),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理念,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两个趋向”论断的提出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城乡关系出现质的飞跃。这一阶段我党以九个中央一号文件为纲领,密集出台四项直补、全面取消农业税、新农合、新农保、义务教育“两免一补” 等诸多惠农支农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减负增收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举措,显著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十年间,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开创了三农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梁八柱”擘画强农蓝图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新的历史发展条件,继续坚持以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秉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石,以城乡均衡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聚焦“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发展蓝图,采取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相接续的战略布局,开启了农业强国建设的新征程和新纪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彻底消除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问题”作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工作重点。中国共产党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为根本遵循,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了“两不愁三保障”等一大批富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政策,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制定实施了异地搬迁扶贫、精准帮扶、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等符合各地各户发展实际的针对性举措,带领全国人民顽强奋战,最终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性任务,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此作为“后贫困时代”继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总抓手。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先后制定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20多部法律文件和政策规划,基本搭建起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乡村振兴战略将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为有机统一整体,统筹部署,协同推进,因地制宜,行稳致远地推动我国继续朝着农业强国目标迈进。

回首七十年征程,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是一部中华民族数代人筚路蓝缕地接续发力的奋斗史,是一部既遵循人类现代化规律,又立足于自己国情的探索史。展望未来,前途光明,但前路仍然艰辛。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更为艰巨繁重的任务还在后面,决不能松劲歇脚,更不能换频道”。中国共产党已经绘就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蓝图,并将带领人民继续攻坚克难,再次书写新中国农业发展历史上的光辉新篇章。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http://focus.cnhubei.com/dhgd/p/15732428.html?spm=zm1033-001.0.0.1.KZSD3n

作者:彭慧蓉(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