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在时间是:
新闻眼

用脚步丈量乡村大地,沉浸式领略乡村之变

来源: 编辑:王秋实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5日

用脚步丈量乡村大地,沉浸式领略乡村之变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调研团队赴河南宝丰开展调研

为了解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和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状况,总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先进典型经验和模式,7月20日至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霍军亮教授带领研究生调研团队赴河南省宝丰县开展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交流,让调研成员全面了解乡村振兴工作为各村镇带来的深刻变革和取得的显著成效。


宝丰县东街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型集体经济蓬勃发展

曼经伟书记介绍东街社区状况 (郭林昊 摄)

7月21日,调研团一行人来到了宝丰县城关镇东街社区,在城关镇东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曼经伟和城关镇纪委书记杨艳旭的陪同下,全面了解该社区在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治理新成效与集体经济发展的蓬勃态势。东街社区作为城关镇的重要组成部分,规模宏大,拥有超过3000户家庭,居民总数超过10000人,其管理服务范围更是辐射至周边,惠及约11万人群。面对如此宏大的服务规模,东街社区积极应对挑战,坚持强化党建引领,创新管理服务模式,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典范。社区内划分了十个网格,构建起由500余名在职党员共同参与的服务网络。这一模式不仅有效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通过老干部的丰富经验与年轻党员干部的智能化手段相结合,显著提升了党组织服务群众、解决难题的能力。近年来,东街社区成功调解多起纠纷,并对社区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赢得了居民的广泛好评。

调研中,东街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令人瞩目。据介绍,该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已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00万余元。面对当地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社区依托城关镇养老院,积极开展护工人员培训,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的照护服务。同时,社区还打造了电商一条街,激活了商业活力。此外,东街社区在第三产业上的探索同样成果丰硕。特别是“红色物业”模式和长者食堂的创新实践,通过引入专业公司运营,实现了盈利分红,真正实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良性循环,不仅提高了居民收入,还极大地改善了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养老院老人自发开展社区文化活动 (郭林昊 摄)


大营镇:“多网合一”与“123”工作法并驱,镇域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调研团队参观大营镇“六位一体”的综合指挥中心 (郭林昊 摄)

当日下午,调研团队在大营镇党委书记杨普召的带领下,实地探访了大营镇如何通过实施“多网合一”战略及创新的“123”工作法,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破解复杂难题,推动治理能力和体系向现代化迈进。大营镇,作为平顶山市镇区面积最广、人口最为密集的乡镇之一,面对社会治理的诸多挑战,并未选择回避,而是主动作为,将安全、环保、消防等多个领域的工作深度融合,成功构建了“六位一体”的综合指挥中心。该体系不仅集成了民生服务、日常训练、物资仓储、会议研判等多重功能于一体,还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职能的紧密协同,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23”工作法作为大营镇社会治理创新的精髓所在,具体包括三大核心要素:一是建立一个高效运转的综合指挥中心体系,全面整合平安建设、综合执法、应急管理、人民武装、民生服务、执法监督等六大职能,形成闭环管理机制;二是依托全科网格员队伍和综合执法大队这两支精锐力量,确保社会治理工作无盲区、全覆盖;三是扎实开展服务有温度、治理有成效、应急有保障的三项重点工作,全方位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服务中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安心。

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同时,大营镇在集体经济领域的探索也卓有成效。据清凉寺村支部书记王学峰介绍,清凉寺村遵循“文化底蕴深、群众基础好、人才队伍强、产业发展旺”的原则,通过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本地汝窑文化的独特优势,整合各方资源,赋能乡村新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汝瓷文化合作社模式。这一模式不仅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清凉寺村党支部书记王学峰讲述汝瓷如何赋能乡村振兴(郭林昊 摄)

为进一步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大营镇挂牌成立了“思政课教学–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以后,双方将在思政课教育教学创新和研究生培养方面加强合作与交流,充分用好中州名镇—大营镇的优厚历史文化资源。

挂牌仪式 (郭林昊 摄)


赵庄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赵庄镇,这个以魔术演艺闻名的宝丰县小镇,正经历着一场由党建引领的乡村振兴变革。7月23日,调研团深入赵庄镇大黄村,实地探访了该村在乡村治理与集体经济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据赵庄镇镇长李凯、人大主席王燕朋与大黄村驻村第一副书记郭亚鹤的系统介绍,近年来大黄村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推行“一约五会”制度(即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理事会、孝善理事会、村民议事会),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同时,通过密切党群关系,显著增强了服务群众的能力,乡村振兴的群众基础更为牢固。

调研团队参观渔具网络直播基地(郭林昊 摄)

调研团队了解到,面对魔术演艺行业受到的冲击,大黄村党支部带领村民积极应对,主动探索转型之路。通过土地流转和魔术文化产业链的延伸,大黄村成功开辟了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的发展新路径。全村2000多亩土地实现整体流转,重点发展园林花卉、药材种植及观光农业,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大黄村还创新了营销模式,以演艺为媒介,吸引各类商品入驻魔术商贸一条街,繁荣了小微企业园。此外,占地2.7万平方米的大黄文化产业园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吸引了超过200家商家入驻,涵盖了多个行业的大中型工厂,形成了图书、相框、日用品和床上用品四大市场,产品种类多达数千种。这一举措不仅显著提升了村民的收入水平,还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就业和经济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为了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大黄村还紧跟时代步伐,成立了电商直播创业园。依托成熟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大黄村大力发展直播带货业务,为乡村产品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已有多家规模电商与供应链管理企业入驻电商直播创业园,有效带动了周边乡镇的创业与就业,为乡村经济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

调研团队参观农产品网络销售培训基地 (郭林昊 摄)


新华区幸福街社区:争创“五星”支部,全面提升治理效能

同日,调研团队深入平顶山市新华区矿工路街道幸福街社区,实地探访了该社区在党建引领下,如何通过“五星”社区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矿工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潘栋、主任肖羽和幸福街社区书记王娟全程参加,并详细介绍了社区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近年来,幸福街社区以党建为引领,通过“五星”社区创建活动(宜居宜业星、支部过硬星、平安法治星、共建共享星和幸福和谐星),不仅提升了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也为居民创造了一个更加宜居宜业、幸福和谐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矿工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潘栋讲述社区发展史(郭林昊 摄)

调研团队参观“幸福·家”(郭林昊 摄)

通过本次调研活动,调研团队加深了对“三农”问题的认识,真切感受到了基层社会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与和美乡村建设等层面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也进一步增强了爱农、强农、兴农的时代责任感。

文字:孙宇环、郭林昊

照片:郭林昊

审核:霍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