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在时间是:
新闻眼

【学术晚茶】李志教授作客青马论坛:对话马克思——“实践”哲学与实践哲学

来源: 编辑:王秋实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1日

4月19日下午,第187期青马论坛在创业楼511报告厅举行。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李志教授应邀作“对话马克思——‘实践’哲学与实践哲学”学术报告,报告由院长梁伟军主持。

讲座现场 (王梦佳 摄)

讲座伊始,李志教授指出对话马克思有两种不同方式,一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解释背景下,“实践”是否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二是实践哲学是否是马克思(主义)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围绕第一种对话方式,李志教授谈到“实践”哲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实践认识论、实践本体论、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生存论这四种不同的方式。随后,她指出在“实践”哲学中,尽管学术界存在“反对实践化的解释”和“坚持实践化的解释”两种根本有别的观点,但二者可能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纯粹理论化方式所带来的封闭解释有可能削弱丰富而生动的实践领域,从而导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中出现独断主义的倾向。针对这些共同问题,国内有的学者已经尝试从纯粹概念的研究路径中跳脱出来,转向了“实践智慧”这一新型的“实践”哲学研究。

围绕着第二种对话方式,李志教授指出,伴随实践哲学在当代的整体复兴,政治哲学、伦理学和价值理论的讨论共同带来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研究转向。她通过“马克思与传统”“马克思对传统的反叛”两方面展开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分析。一方面,实践哲学传统中“理论高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互疏离、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有着‘理论的立场’的预设”,构成了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必要参考。另一方面,马克思对物质生产实践、伦理道德、政治生活、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塑等问题的阐述,也呈现了对传统的反叛。李志教授特别强调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实践”的解释框架,指出实践不再等同于无意识的群氓行动,理论不再呈现为一种独立的精神活动,理论必须依赖于社会现实及其历史进展,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呈现为以实践为首要性的内在统一关系,从而克服了理论或精英的特权,恢复普通大众的能动的主体性。此外,李志教授还指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相关研究在文献收集与整理、跨学科研究、多元研究视角等方面带来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在交流环节中,现场师生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否就是一种政治哲学,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实践是理论的来源’这句话”等问题,李志教授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

最后,郭琰老师对报告进行了总结,并鼓励同学们后期要广泛阅读文献,拓宽学科视角,积极关注思考时代问题。

文字:王梦佳

摄影:王梦佳

审核:胡丰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