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在时间是:
新闻眼

【光明日报】华中农业大学:耕读教育让课堂灵动起来

来源: 编辑:王秋实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7日

“半榻暮云推枕卧,一犁春雨挟书耕。”华中农业大学的“耕读中国”课堂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恺教授如此介绍“耕读文化”。课程通过一系列专题学习,让学生了解农耕文明、耕读精神。

在校内的智慧农业基地,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杨万能教授,带领同学们体验高通量表型组平台工作过程,实地体验表型机器人、无人机、数字化考种机、前沿表型平台……一系列操作让学生直呼“大开眼界”。

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青平教授认为,注重实践、躬身实践是农林教育应有之义。新时期的耕读教育要汲取明清时期颜李学派“实学”思想中“培养实才实德之士”等价值成分,强调五育融通、知行合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

通专融合,涵育家国情怀

耕读教育的核心要义是充实劳动与实践教育,促进家国情怀涵育与专业学习融合。

一名大二智慧专业学生说:“耕读教育将通识知识与专业内容融合,让我们既可以与学校顶尖科学家一起探讨粮食安全问题,又可以和专业老师学习农业最新技术。”他所选修的“大国种业”课程是学校傅廷栋、张启发、邓秀新等院士开设的系列讲座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同学们深刻理解了“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重要意义。

像耕读中国、绿色中国、农业文明史等类似的耕读课程,学校已建设有49门。这些将农业技术发展前沿与耕读精神相融入的课程,也是学校特色思政类课程。

学生体验无人机智慧农业。华中农大供图

伴随着耕读教育的实施,“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成为学生的行为自觉。毕业生近5年在农业一线就业比例上升,选择涉农相关行业就业创业的比例上升到85.6%。

产教融合,练就强农本事

专业与产业联系不紧、毕业生强农兴农本领不强是农林人才培养的短板。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分类型与农业部门、企业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在鄂西北粮仓的襄阳和中国三大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的神农架建设了区域性产教融合耕读教育共享实践平台,建成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等国家级实践教学平台17个。

学生观摩现代表型研究设备。华中农大供图

耕读教育已成为学校特色。立足校内,新生9月入校即在校内开展“新生耕读第一课”,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均设置有“耕读狮山”项目式实践环节;走出校园,低年级学生参加“耕读路上”社会实践、“耕读中国”志愿服务,高年级学生则参加“与岗位科学家同行”产业实践,与教授们一起投身乡村振兴。

依托产教融合平台,学生深入开展农情调研和专业实践,在服务乡村振兴实践中表现突出,先后涌现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长江学子”彭达,“第七届创业中国年度人物奖”李勇辉,入围“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孙思达、王丹妮等毕业生。

知行融合,培养新型人才

以“读”致“知”,以“耕”促“行”。

2020年疫情期间,万名师生主动走进田间地头,就地帮扶春耕生产。2022年,紧扣“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学校620多支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全国进行专业实习实践,他们或前往“再生稻”基地,见证科学技术变革种植方式提高产量的重大突破,或与教授们一起解决田间作物病虫害问题为民谋利增收,或深入产业基地调研产业发展……

在希望的田野上挥洒青青的汗水,在乡村一线成长成才,在农业一线了解乡情民情,锤炼了学生强农兴农的本领,为乡村振兴也持续注入了新鲜血液。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湖北省建始县开展助农直播。华中农大供图

学校打造了融耕读教育、农科、工程与信息科技于一体的“华农三角”新型课程体系,课堂更为灵动起来。50个可推荐专业全部入选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成42门国家一流课程,成为首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牵头建立了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联盟。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夏静 张锐 通讯员成协设)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https://app.guangmingdaily.cn/as/opened/n/9641b51852d54de7be3aa816cda265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