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工作坊(第1期)在创业楼101悦创咖啡活动室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特邀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鑫教授与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晓慧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围绕“从灵感火花到精炼选题”主题进行交流分享。活动由副院长胡丰顺主持。
高鑫教授结合自身学术研究经历和人文社科项目申报经验,指出学术研究和项目申报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他详细阐述了申报概况、流程与体会,强调凝练选题既是科研能力的体现,也是项目申报成功的关键,他通过翔实案例,指出选题中“大而泛”“小而窄”“核心概念模糊”等痛点,提出“一紧二缩三陌生”的解决技巧,同时从评审专家视角指出让项目选题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要素。随后,王晓慧副教授从自身科研实践出发,向大家分享如何将想法转化为选题的过程。她认为,选题的第一要务是依托前期积累,建议研究者通过梳理已发表成果明确兴趣点。其次要凸显选题的创新性与个人特点。她总结指出,真正有价值的选题离不开时间的沉淀与持续的积累,是一个厚积薄发、推陈出新的过程。

(老师们自由交流学术问题 何雪琳摄)
在自由讨论环节中,老师们围绕科研课题申报等方面的困惑与经验展开分享讨论。在课题申报方向上,高鑫建议老师们的课题申报应延续博士研究方向、充分了解目标平台并保持多稿件储备。针对学生提出的“关于如何确定自己的选题”这个问题,高鑫认为应结合兴趣与导师研究方向,避免盲目跟风高门槛热门话题,可在导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并明确自己的研究规划;在研究内容上,王晓慧建议老师们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多学科进行交叉融合研究,指出写作应立足于自身熟悉的领域、不断深耕“舒适区”,投稿需匹配杂志风格并积极回应审稿意见,并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女性科研工作者可通过合理规划时间来平衡家庭与科研。

(师生合照 何雪琳摄)
据悉,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首期“科研工作坊”,本次活动通过嘉宾实战经验分享与互动讨论,为师生提供了选题与申报的清晰路径,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系列科研工作坊活动,聚焦学术痛点,凝聚创新共识,助力师生在科研道路上稳步前行,为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注入活力。
文字:严雯静、何雪琳
摄影:何雪琳
审核:胡丰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