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近日在创业楼521会议室举行第三次集体备课会。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廖济忠,副校长青平,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程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梁伟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组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梁伟军院长主持。
梁伟军院长主持备课会 张心悦 摄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系主任张丽从开课准备说明、教学大纲说明和任务落实计划三个部分向参会领导和老师汇报课程准备情况。张丽老师介绍到,课程教学大纲以文件要求为依据、以现行教材为本、以权威文件为辅,力图达到学思践悟相统一的教学目标,通过课程内容“三进”、实践教学“三全”、教学方法“三新”,周密性、高质量、精细化的备好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紧接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雷玉明老师作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教学示范说课。在集体交流研讨环节,课程组老师畅所欲言,希望在以后的集体备课会上实现示范说课常态化,加强交流,集思广益,集中力量,发挥专长,精雕细琢每一个知识点。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系主任张丽作课程准备介绍 张心悦 摄
雷玉明老师作教学示范说课 张心悦 摄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廖济忠指出,当前高校思政课发展迎来重大机遇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组要抓住机遇,认真打磨,力争创出一门别具特色的思政金课。廖济忠强调,思政课作为一门公共课,授课要详略得当、深入浅出、充满激情,重在激发学生的青春热情。关于课程准备,廖济忠给课程组老师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有清晰的“线”,每一堂课都要有清晰的线索,完整的逻辑;二是要有经典的“论”,学经典、用经典,引用最权威、最前沿、最精彩的观点提高课程质量;三是要有生动的“例”,要依据中国实际举实例,让学生真正学会理论、读懂中国故事;四是要有冲击的“力”,不仅要丰富授课形式,还要在授课广度和深度上有冲击力;五是要有自己的“话”,优秀的教师要在研究、语言、风格等方面培养自身优势和特色,打磨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思政课。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廖济忠作总结 张心悦 摄
副校长青平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到,思政课作为典型的跨学科交叉性课程,授课难度大,上好课的最大诀窍在学养要好,希望授课老师要把专业知识研究透彻,做到一科为主,多科交叉。青平以一个知识点为例,系统阐述了交叉学科授课的多重角度,从文本解读来说,要准确传达思政课的政治属性;从历史角度来说,要通过生动的历史活化课堂教学;从比较视域来说,要从中西比较中收获自信;从审美视角来说,思政课应重视审美艺术教育;从哲学角度来说,应把握课程内在逻辑和科学方法。针对当前思政课存在的一些问题,青平给全院老师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讲理论,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加课程的学术性、思想性和理论性;二是要增强针对性,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以及授课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到知己知彼;三是要强化课堂管理,树立课堂正气。
副校长青平作总结 张心悦 摄
会议最后,程华东代表学院做表态发言。他提出,全院教师首先要下大功夫,把课讲好、讲精彩、讲到学生心里去;二要认真落实学校领导的要求,尽心尽力打磨好课程;三要增强课程针对性,激活学生热情、点燃学生信仰、唤醒学生的灵性;四要抓住此次提升思政课水平的契机,打造思政金课。
备课会现场 张心悦 摄
文字:张心悦 张丽
摄影:张心悦
审核:霍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