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在时间是:
学术交流

马院举办第八期“启微”读书沙龙活动

来源: 编辑:王秋实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6日

为提升师生人文思想水平和专业理论素养,夯实理论基础,强化专业思维,10月1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举办第八期“启微”读书沙龙,开展具有专业特色、学术品味、思想深度、现实关怀和前沿视野的学术阅读活动。本期活动邀请到了李凤兰、李厚刚、郑鹏、叶圣萱等四位老师出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以及学院其他专业研究生参与,活动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孙佳主持。

“启微”读书沙龙活动现场(凌楚霜 摄)

本期沙龙选取了塞缪尔·亨廷顿的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采取学生汇报、教师导读、师生交流等方式,围绕本书的主要内容和自我感悟进行深入讨论。在学生汇报环节,周天锦同学就本书的主要内容、具体观点及自己的心得体会进行了分享。她提出,要以一种文明的视角去看待国家之间的冲突与战争。同时她谈到立足国情、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性,要坚持走适合国情实际的发展道路,规避现代化理论中西方化局限以及陷阱。同时也提出自己的疑问,即亨廷顿片面强调不同社会和文明之间的差异和对立,那么我们应如何评价经济全球化、通信现代化扩大彼此交流和利益融合的作用,未来人类面对共同挑战时应该独自应对还是形成合力共同解决。栗若琪同学围绕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这一核心观点展开分析,她指出,未来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保证。她认为,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杂趋势。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间最可能的是相互疏远和冷淡,也可能是高度敌对的关系;在文化和文明将人们分开的同时,文化的相似之处将人们带到了一起,并促进了相互间的信任与合作,这有助于削弱或消除隔阂。

在教师导读环节,各位老师表达了自己对于阅读经典的理解与看法,他们强调阅读经典对于研究生学习生涯发展、培养学术思维、开展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老师们还提出要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开展“启微”读书沙龙活动,通过积极搭建“启微”学术交流平台,同学们在研究生学习阶段能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相互交流、携手成长,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砥砺学术、启迪智慧、锻造思维、提升境界。李厚刚老师对两位汇报同学能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探索、提出自己的疑问表示肯定,并从“普世文明”、“文明与文化”等概念出发,对同学们的疑问进行了解答。从各个文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这个角度来看,李厚刚老师认为文明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国家利益的不可调和,从而引发国家间的冲突;然而通过文明间的交流对话、互学互鉴、求同存异,可以共同打造世界文明“百花园”。之后,李厚刚老师从书中“如何描述东方文明”、“对中国的相关判断是否正确”、“政权与宗教、民众与宗教间的关系如何处理”、“所谓的中国的暴力倾向超过了伊斯兰教的判断是否成立”、“美国是多元的还是一元的”等问题,与大家展开广泛的交流与探讨,为大家提出进一步深入思考的方向。

在师生交流环节,易伶、蔡雨薇、张博源等同学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张博源同学提出“作者1993年写成论文,1996年成书,当时的美国综合国力空前强盛,作者为何对美国及西方文明统治地位衰退产生忧虑?”针对这一问题,叶圣萱老师指出,美国在冷战结束后成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具有无可匹敌的绝对实力优势。同时,美国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通过从外部寻找并锁定现实及潜在的对手来凝聚内部力量,从而集中战略资源应对外部挑战,以实现维护美国霸权优势地位的目的。

与书香为伴,以经典作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举办“启微”读书沙龙活动,马院师生分享阅读感受和体会,进行独立思想的碰撞,一起构建起阅读共同体、学术共同体、思想共同体、成长共同体。至此,第八期“启微”读书沙龙活动在老师与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热烈研讨中圆满结束。

活动合照(张梓欣 摄)

 

文字:凌楚霜 孙 佳

摄影:凌楚霜 张梓欣

审核:叶圣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