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伟军 胡丰顺
人类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0年要做好包括“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在内的六大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这再次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坚持以人民中心,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人民群众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
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是物质财富的根本来源。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定时期社会所生产的物质资料数量和质量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即劳动者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的两大构成要素,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社会物质财富的多寡从根本上取决于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
作为能动性的经济主体,人民群众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将长期积累的普遍性经验抽象为经济规律,形成经济发展理论。尽管从理论建构的角度来看,经济学理论主要得益于经济学家的劳动创造,但其经验材料则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实践。因此,经济发展的理论成果从根本上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
经济发展是人类经济行为量变与质变的有机统一。从过程判断,经济发展一方面表现为人类通过特定生产方式,依靠自身劳动,从自然界获取生存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料的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调整生产方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从结果考察,经济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总量增加、物质财富增长,并且体现在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提升、公平正义促进等方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就经济发展而言,他们是物质财富、经济伦理、制度安排和经济理论的创造者,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经济发展要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中心
人类的经济活动往往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即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求。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多样性如延续生命、从事生产劳动、进行文艺创作、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等;层次性指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发展需求等多个层次,人们对需求的满足往往追求从低到高依次实现。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求,追寻美好生活,就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他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根本动力。
经济发展既是生产力发展的集中体现,也为生产力变革提供物质支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经济发展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升和管理创新等要素集成所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各类要素质量提升及其集成则需要相应的经济条件支持。经济发展从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两方面共同推动生产力进步,为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实现人民群众全面自由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人民群众既是经济发展的推动主体,也是经济发展的受益主体,经济发展应以实现人民群众的全面自由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不是单一实现国家富强,而是更加注重个体生活是否幸福,是否实现了“美好生活”。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改革进入攻坚期、思想观念多元多变期的中国,急需全社会形成经济发展共识,进而凝心聚力、谋求高质量发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诉求。
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模式是一国或地区在经济发展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发展道路、理论和制度体系的总和。实践表明,没有一劳永逸的发展模式,必须伴随客观经济环境变化不断探索和创新经济发展模式。纵观全球,经济发展问题正困扰着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所面临的现实任务。
经济发展模式本质上是人民群众自主选择的结果,必然要求结合本国发展实际,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宗旨。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给予以企业为核心的市场主体充分的“决定”权,激励其不断创新商业模式,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市场经济发展史表明,市场配置资源固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存在自发性、盲目性等市场失灵的弊端,容易引发经济危机、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等矛盾和冲突,因此在经济发展模式创新上过度依赖市场功能则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进行优化协调,建立市场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协同治理关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判断经济发展水平,应以人的发展作为基本依据和标准。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往往产生多重后果,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变化。经济发展模式实施的综合成效需要有衡量的标准,以期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经济发展过程即是促进人的发展的过程,经济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导向,以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模式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
(作者分别为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